你的位置:联华证券炒股杠杆_国家认可的配资公司_可查询的实盘配资平台 > 可查询的实盘配资平台 >

杠杆股票软件 地平线SuperDrive首秀:一场“无聊”的城区智驾体验

杠杆股票软件 地平线SuperDrive首秀:一场“无聊”的城区智驾体验

望京,这里有不同于北京大部分地区的斜着的道路,有徐峥吐槽堵车的“人生五大过不去,生老病死大山子”的段子,也曾因为道路违停而上过热搜。

这样的道路环境,如果再加上周五晚高峰和下大雨,你会放心把方向盘交给智驾系统吗?

不久之前,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和大众汽车集团(中国)董事长兼CEO贝瑞德就坐在大众ID. 4的后排一起体验了一次城区NOA。

这辆搭载了地平线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Horizon SuperDrive原型产品的测试车,在望京地区的复杂城市道路,实现了50分钟零接管的高阶城区智驾体验。

如果说官方新闻稿中所描述的“老司机”、“顺滑”都还显得不那么直观的话,那么地平线与大众中国的两位“大BOSS”坐在后排谈笑风生,甚至余凯直言:“好的智驾系统就应该很无聊。”就很能证明双方对这套系统实践能力的信心了。

或许在过往,我们听到地平线更多会联想到征程计算方案,而在地平线SuperDrive上,就更能理解余凯所说“地平线所做的不止是技术本身,而是真正的产品。”这句话的意义了。

自4月发布以来,地平线SuperDrive第一次真实展现了其强大的产品实力,也让外界看到,在征程5和高速NOA方案取得成功之后,地平线更加前沿、出色的技术能力。而选择大众ID. 4作为产品测试车,以及邀请贝瑞德体验,也不禁让人对地平线SuperDrive未来的商业化量产落地,产生了无限的遐想。

好的智驾:你只需坐着看它搞定一切

试着回想一下,大多数关于智驾体验的视频的画风是什么样?紧张、惊叹、甚至是大呼小叫。但其实这并非高阶智驾带给普通用户的日常。

我们若将自己带入到望京雨夜晚高峰的场景下,可能更多是一种因为堵车和复杂路况所带来的注意力疲劳、焦虑和烦躁。而此刻,一个好用的智驾其实并不需要那些令人“吃惊”的极限处理,而是能让用户放下焦虑,放松心情。

就像贝瑞德所说:“看到系统轻松搞定一切,真是令人惊叹不已。你只需坐着,看它搞定一切。”

这是对一套优秀的智驾系统,最好的评价。

事实上,自动驾驶这门技术所追求的理念,并非接管人类的驾驶权,而是给予人类选择是否驾驶的自由。技术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抓人眼球的惊险场景,也不是为了接管里程的数字比拼,最终是要回归到用户价值。

而对于城市NOA来说,这个价值就是拟人化的体验。

就好比我们常会用“接管次数”来衡量一套智驾系统的水平与能力,但比“接管次数”更重要的,是在面对复杂场景下,不靠停车等待、挑战极限,而是顺畅、丝滑地实现通过。毕竟,系统在真实环境中所面对的,不是理想的交通环境,甚至充满了违章、冲突、博弈,一味地等待“最理想”时机,并不现实。

,时长

05:04

| 地平线高阶智驾方案SuperDrive挑战雨天晚高峰“一镜到底”视频

比如体验视频中,车辆刚一出发就要在一个被前一绿灯所放行车辆堵满的路口左转。此刻考验系统的,是对行车路线的感知与判断,以及通行策略的抉择——是从两车中间的空档过去?还是等所有车都走完再走?

经过很短暂的抉择,车辆选择从两车间的空档路线完成左转。

接下来视频4:00时,车辆面对的是一个因为施工围挡而改道的路口,需要比正常情况下走一个更大半径的弧度,以绕开围挡进入目标道路。通常来说,面对这种施工改道,高精地图是无法发挥作用的,需要车辆自身的感知系统来完成路径的判断。

而我们可以看出,车辆跟随前方的出租车,走出了一条非常流程、准确的路线,成功完成左转。

在驶离城市道路,进入快速路时,一方面系统在“城区”和“高速”两种场景下的衔接非常流畅,另一方面,面对匝道汇入主路拥堵,二并一时,系统也非常“聪明”地向前“蹭”。这个过程里,系统要判断周围车辆的速度、距离和行驶轨迹,避免碰撞,同时寻找并入的合适机会。

要知道,“拉链式交替通行”在北京很多地方都很难得到实行,如果系统不能“人性化”,那很可能长时间都无法完成通行,那么自然就丧失了让用户使用的可能性。

我们在城市道路中,还经常会遇到一个典型场景,即正在通行的右侧车道有公交车进站,对于经验丰富的人类驾驶员来说,通常会提前看到公交车并根据转向灯预判它会进站,此时便会观察左侧车道,寻找合适时机完成并线。

而对于智驾系统来说,如果它不能提前做出“公交车进站”这个判断,那么接下来它能做的,很大可能就是停在公交车后面,等待它完成进站后,继续前行,但显然这不是一个高效率的处理方式。

在视频中,测试车在面对这种场景时,很早就开始了尝试向左侧车道并线的动作,尽管因为道路非常拥堵而没能找到机会,但它也一直跟在缓行的公交车后,边向前行驶边尝试并线,最终,它还成功地“卡位”,在到达前方车道变少路段前,顺利完成并线。而这一系列动作,非常的“老司机”,展现出强大的脱困能力。

测试中还有一个场景引起了余凯和贝瑞德的讨论,即当前车道有慢车,车辆决定向左并线超越,但此时跟在后面的“急性子”司机更早开始并线加速,占据了原先留给我们的并线空间。

此时注意观察屏幕显示的场景,系统在发现后车要执行超车动作后,瞬间就将代表“占用”的红色和代表“可通行”的蓝色切换,同时微调了方向让车辆回到车道中间,待后车超越后再完成超车。这个观察与判断的速度,以及对车辆稳定行驶的控制,甚至超越了不少人类驾驶员。

还有一个“非典型“场景或许只有在望京出现,那就是马路中间停满了车辆,人类驾驶员当然明白那些只是违停的机动车,但智驾系统其实很容易把它们当做前方拥堵的排队车辆。

但地平线SuperDrive可以很自然地绕过这些违停车,甚至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稍微借道了旁边车道,丝滑地完成了通行,而这个场景甚至还是在出环岛的弯道处。

高效地解决复杂场景,在安全、效率、规则之间取得最优的平衡,这是人类驾驶员相对于系统更加聪明、灵活的地方。而地平线SuperDrive的表现,正在接近这种体验。

事实上,越接近人类驾驶员的行车体验,就越能给用户带来信心和信任。

当然,在建立信任这件事上,地平线也做了一些“小心思”。

贝瑞德在看到车载屏幕上完整、清晰地还原周围环境的动画时说:“你不必再往窗外看了,我可以非常精确地看到所有细节。”

当这套系统甚至可以把城市中的过街天桥也渲染到屏幕上时,其实也是在告诉用户:你所看到的,我看得更清楚。

,时长

00:13

| 地平线SuperDrive实时环境渲染甚至可见人行天桥

这也是地平线一直以来所坚持的,正如余凯所说:“我们所做的不止是技术,而是真正的产品。给予用户足够的信息,以及让用户了解机器在想什么,是非常重要的。”

这其实是很多车企,帮助用户在提车初期建立与智驾系统的默契和信任时,所考虑的事情。

SuperDrive来到量产前夜

当高阶智驾驶出高速公路,进入城市时,也是高阶智驾市场竞争的转折点。

小鹏与问界在年初围绕开城数量的竞争,硝烟还未散尽,过去一向被认为在智驾方面相对短板的理想,就拿出了“两个系统”的理论,从技术源头占领用户认知的高地,并且开启了无图NOA在全国范围的全量推送;而余承东的一条微博,说开着问界M9从老家返回深圳,一路智驾没有接管,让智能驾驶成为问界M9用户购车原因的首位。

甚至,王传福那句“自动驾驶都是扯淡”的余音还未消散,比亚迪的智驾开发部门“天璇”就已经单独组建,而整个公司有4000人团队围绕智驾布局。

事实上,在很多终端门店,相比于此前高速NOA需要特定路段体验,更方便被用户试驾的城市NOA的普及,让用户对于智驾的认知和接受度快速提升,最终呈现在订单中,高阶智驾车型的比例在大幅增长。

“跨越鸿沟”理论也可以印证这种趋势——任何高科技的新功能,都需要走过创新者、早期采用者到早期主流用户的时间的周期。

而“早期采用者”和“早期主流用户”之间的gap,就是从13.5%到34%中间的时间点。将其投射到汽车市场,就是从去年开始,高阶智驾开始向更多低价格车型渗透,进入到“早期采用者”区域,而2025年就是决赛点。

这也是为何,车企需要更快地拿出体验优秀,同时成本具有竞争力的智驾系统。

地平线,此时“恰好”出现在了市场的目光中。

纵观行业,因为芯片而成为车企“香饽饽”的英伟达,接连招募了小鹏负责智驾的吴新宙、百度智能驾驶的罗琦等软件人才,以补足智能驾驶团队能力。而Momenta自研智驾芯片,坊间传闻已进入流片阶段。

“软硬结合”越来越成为高阶智驾突破的必然路径。

而地平线,走在了前面。

作为布局全栈软硬件技术的公司,其实因为创业团队很多是做软件出身,所以地平线在初期对于软件的理解其实远大于对硬件本身的理解,具有前瞻的技术深度。

但与此同时,地平线还拥有丰富的工程化经验,至今已完成110款以上的量产车型,用户使用里程超过百亿公里。此外,还有搭载BPU架构的征程系列计算方案、三网合一的端到端感知架构、数据驱动的交互式博弈算法等待。

因此,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SuperDrive,是一个完整的从核心的软件到计算硬件的完整解决方案。

这些都可以灵活、高效地开放给合作伙伴与车企,帮助他们实现更高的研发效率和交付速度。

地平线表示,SuperDrive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标准版量产方案,并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首款量产合作车型交付。

尽管地平线并未透露更详细的量产信息,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次用于测试体验的这台大众ID. 4,或许能够窥见到SuperDrive量产的进度条。

众所周知,作为一款推出于2020年的产品,ID. 4在智能化方面并不算领先,但在地平线使用的这台测试车上可以看出,除去车顶增加了激光雷达,侧翼子板增加了摄像头、车内更换了一块更大的屏幕外,并没有更多显著的变化,这与我们通常印象中被“魔改”的测试平台有很大不同。

尽管这只是一台非量产状态的测试车,但这样的完成度也从一个侧面说明,SuperDrive方案对于量产车型的适配能力是非常强的,也可以让原先一台连高速NOA能力都不具备的产品,跻身高阶智驾第一梯队。

而地平线此番邀请贝瑞德作为SuperDrive的首发体验嘉宾,再结合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此前的业务布局,包括CARIAD中国与地平线合资成立酷睿程,以及至今并未释放太多关于高阶智驾的合作进展,似乎都是一种强烈的暗示信号。

不论SuperDrive的首发量产车型是否落在大众中国,来自于贝瑞德的肯定,其实也是来自全球头部车企,对于地平线能力的认可。某种意义上来说,对于期望在高阶智驾领域追赶中国头部品牌的车企来说,地平线承载起了这种期待和可能。

大公司视点

今年4月份,地平线公布征程家族产品累计出货量达到500万片。

时至今日,想必这个数据还在持续增长。

站在“巨人的肩膀”上,SuperDrive与征程6的到来既是水到渠成,也是地平线在自动驾驶领域技术实力的进一步展现。尽管SuperDrive距离真正的量产状态还有一些时间,但其在测试中所展示的能力,已然不输当下头部主机厂的量产车体验。

更重要的,是余凯与贝瑞德同车体验,所释放的信心和想象。事实上,作为既拥有硬件能力,又拥有算法技术的企业,地平线可以为车企带来处于头部水平的城市NOA能力,同时还能够快速、高效地交付产品。

而好的体验和效率杠杆股票软件,是在当下内卷市场中,赢得胜利的关键。

贝瑞德高阶智驾智驾余凯地平线发布于:上海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相关资讯